重庆财经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
讯飞人工智能学院
Iflytek Schoo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

唐明扬:从做好当下的每件事开始
2024年12月20日       余淼

连续两学年专业综合排名第一,获得校级奖学金8次,获得校级荣誉称号9次。现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工程师(中级)证书,同时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(CAAI)会员。本科期间获得国家级竞赛荣誉5项,省部级校级10余项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N刊物一篇《数学建模及其应用》,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《运筹学学报》发表数学一类论文一篇(在投)。曾经协助导师完成智科专业课题结项,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两项软件著作的发明。作为“重财壹队”队长,带领团队在校级、省部级和国家级竞赛中斩获十余项奖项,共计3次校级纪录。

·202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;

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一等奖;

·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;

·蓝桥杯C/C++程序设计大学B组省级一等奖;

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;

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二等奖(两次)

·重财程序设计竞赛C/C++组校级冠军;

·讯飞学院第六届“讯飞杯”项目编程大赛校级冠军;

·重财第十四届三创赛校级决赛校级二等奖。

以上是唐明扬满满的成果与收获,下面让我们进入他的人物故事。

image.png

01 艺考折戟,误打误撞的专业选择

唐明扬在大家心目中是典型的工科生形象,戴一副眼镜,他还大一时就已经出现在很多比赛中。采访时得知高中时他竟是一名艺术生,如果不是巧合可能根本无缘人工智能专业。

高中时期的他成绩不算突出,在朋友的推荐下,他踏上了艺术学习之路,选择了戏剧影视编导专业,希望通过艺考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。如果走上这条道路,唐明扬现在每天打交道的也许是剧本、拍摄、表演,可现在他每天接触最多的却是代码、项目。因为高考的结果和预期不太一样,文化分未达预期,他放弃了艺考道路。在填报志愿时,家人建议他选择更具发展前景的专业,人工智能这个听起来“高大上”的专业进入了他的视野。就这样,他误打误撞地踏入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大门,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。

image.png

02  初窥代码世界,兴趣的小火苗悄然燃起

选择人工智能也不全是运气,“高中时我就很喜欢数学”那个时候其他学科表现并不突出,唯独对数学的喜爱是他很确定的。初入大学,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让他既陌生又好奇,而C语言成为了他探索这个领域的起点。学习代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代码和频繁出错的程序,他也曾感到挫败和迷茫。“为什么这行代码就是跑不通?”这个问题常常在他脑海中盘旋。

幸运的是,身边有同学成为了他的“引路人”。同班同学中有人代码基础扎实,在他的影响下,唐明扬逐渐对代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两人一起学习、探讨,互相分享学习心得。在完成C语言期末项目——学生管理系统时,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花费两周,写下近1000行代码。“经历了这个过程后,就会慢慢的一步一步将自己的兴趣建立起来,久了之后,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领域,然后从我人生就从这样开始了,就是这么一个过程。”从此,兴趣的小火苗在他心中悄然燃起,越烧越旺。

image.png

03 数学建模赛场,从遗憾到荣耀的蜕变 

大一时,他从学长那里得知了数学建模比赛,看到学长在大一就能参加这样的比赛,心中满是羡慕,也激发了他的斗志。数学建模并非自己的专业课,但是为了参加比赛,他向老师申请调课,去跟着大二的同学学习数学建模课程。当时他调的是高等数学课,在保证不落下高数课程的同时,努力学习建模知识。所以常常是跟着大二上数学建模,又跟着其他班级补高数课程。首次数学建模比赛并不顺利,和两位学姐组队参赛,尽管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心血,却最终未能获奖。“感觉就成了心里面的一个遗憾”,这次失利让他十分沮丧,但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要继续下去种子。

后来,他结识了姜嘉豪和韦俊财,三人一拍即合,决定再次挑战数学建模比赛。他们组成了“重才壹队”,寓意着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夺第一,他们三人还建立了一个名为“学习小组”的群,在之后的大学生涯里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为了备赛,他们付出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,遇到难题时,三人围坐在一起讨论、解决问题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,获得了国家二等奖的优异成绩。从初次参赛的遗憾,到这次的荣耀加身,他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。 

image.png

04 校长奖学金背后,团队的闪耀时刻 

凭借在学科竞赛中的出色表现,他们团队获得了申请校长奖学金的资格。在申请过程中,唐明扬承担了主要工作,从准备材料到进行演讲,他都亲力亲为。“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,但我知道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荣誉,再累也值得。”校长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十分严格,涵盖学科竞赛、社会实践、社会工作、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,主要通过答辩来决定最终归属。在答辩现场,他们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、丰富的竞赛经验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,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。最终,在8个团队的激烈角逐中,他们成功跻身前4,获得了校长奖学金。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,更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
image.png

05 坚定逐梦,未来的路充满希望 

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,他感慨万千。从最初的迷茫和挫折,到如今在竞赛与学业上取得的成绩,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荣誉,更是成长和蜕变。对于未来,他有着清晰的规划。他对科研充满热情,希望能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深造,因此考研成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。寒假期间,他也没有丝毫懈怠,一边进行个人项目,一边撰写论文准备投稿。他始终坚持那个想法“先做好当下的每件事”。

在与他的交谈中,能感受到他理性沉稳的性格。面对问题时,他总能冷静思考,用理智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。在团队中,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,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。他和姜嘉豪、韦俊财的友谊也在一次次的合作中愈发深厚,他们相互鼓励、共同进步,成为了彼此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。 

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:“在大学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,不要害怕迷茫和挫折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,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。只要坚持下去,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实现自己的价值。”

image.png

最后

高三那段时间唐明扬挺迷茫的,从艺考到人工智能,他带着一种模糊的感觉从一种选择进入另一种选择。三年多过去,本科结束后的选择又将是一个转折点,这次他不再模糊迷茫,而是笃定和自信的,因为这三年来他总提醒自己先做好当下的每件事,他对找到热爱给予了很多耐心,在漫长岁月后,他已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。